氫水能預防PM2.5的傷害
近年空氣汙染的問題日益嚴重,台灣各地區的空氣品質常常達到「紫爆」嚴重超標等級,走在路上會發現戴口罩的人明顯增多了,賣場中最熱賣的家電變成了空氣清淨機,足見 PM2.5 可怕的程度。
什麼是 PM2.5
我們吸入的空氣,其中除了大家熟知的氮氣、氧氣外,還充滿著各種懸浮粒子,像是塵土、含氧礦物質等等,這些懸浮粒子的主要來源為火山爆發、沙塵暴或森林大火等。
由於中國工業的發展,依賴大量的石化燃料,例如煤與石油等,以及垃圾燃燒都會產生大量的硫或氮的氧化物懸浮粒子,這些懸浮粒子隨著風漂向台灣是造成現今台灣空氣品質大幅下降的主因之一。
另外,台灣高密度的汽機車直接在都市中心排放,更直接影響了我們居住環境的空氣品質。
而當這些懸浮微粒的直徑小於 2.5 微米(10-6米)時,我們就統稱它們為 PM2.5。
對人體有什麼傷害?
我們之所以會時常聽見 PM2.5 是因為它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當空氣中的懸浮微粒較大(通常直徑大於 10 微米,也就是 PM10)時,人體呼吸系統的纖毛與黏液等過濾屏障能有效阻隔,因此不會進入體內傷害人體;但如果這些懸浮微粒小於 PM10,就會穿過我們的過濾屏障進入支氣管與肺泡,造成呼吸系統產生大量的自由基;更尤甚者如果這些懸浮微粒更小,達到 PM2.5 等級時,更易吸附如重金屬的有害物質如砷、鉛等,且因為它們更小有更強的穿透能力,能抵達細支氣管壁,干擾氣體交換,並且氧化肺泡細胞造成傷害。
根據美國醫學會的研究已證明, PM2.5 會使動脈斑塊沉積,引發血管炎和動脈粥樣硬化,最終導致心臟病或其他心血管問題。這項始於1982年的研究證實,當空氣中PM2.5的濃度長期高於10 μg/m3,就會帶來死亡風險的上升。濃度每增加10 μg/m3,總的死亡風險會上升4%,心肺疾病帶來的死亡風險上升6%,肺癌帶來的死亡風險上升8%。由上述的案例可知,PM2.5與涉及氧化壓力所導致的慢性病息息相關。
PM2.5 還會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簡稱COPD),是一種慢性發炎所造成的呼吸道阻塞疾病。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約有十分之一的40歲以上成人患有COPD,全球每年約有300萬人死於COPD,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顯示因 COPD 導致的死亡,自 1990 年的第 6 位,至 2020 年時將提升至第 3 位。
PM2.5 也被證實與各種發炎息息相關,從最常見的「異位性皮膚炎」到支氣管炎、肝炎等,主要原因都是當這些小分子懸浮粒子侵入,會引發體內過度的免疫反應形成發炎。
氫分子最佳抗發炎救星
由上述可知 PM2.5 對身體的各種傷害都與「發炎」脫不了關係,因此要預防 PM2.5 進入體內所衍伸的各種病變,最首要的就是阻止身體過度的發炎反應。
我們都知道過度的發炎反應會傷害身體細胞,主要就是因為發炎反應時會有大量的自由基產生,而氫分子能迅速清除壞自由基,舒緩發炎反應。
另外,根據韓國學者的研究,氫氣還能幫助 PM2.5 等細小顆粒物從我們的肺與血液中排除。
韓國忠北大學研究
韓國忠北大學學者 Choi J 等人的研究,他們利用小鼠做為實驗動物模型,在「微米顆粒」清除的實驗中將小鼠分為三組,分別是:(1)飲用一般水,作為對照組 (2)飲用低劑量含氫水,劑量是每公斤小鼠飲用 10 毫升含氫水(3)飲用高劑量含氫水,劑量是每公斤小鼠飲用 30 毫升含氫水。
一個禮拜後,利用靜脈注射的方式將微米顆粒注入小鼠體內(劑量是小鼠每公斤注射 300 毫克的微米顆粒)。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飲用氫水的小鼠組別排除體內微米顆粒速度相較於一般水的小鼠快上許多,實驗人員發現飲用低劑量與高劑量含氫水的兩個組別,其巨噬細胞的吞噬指數(衡量巨噬細胞清除入侵體內的病原或細菌)分別為飲用一般水組別的 3.5 與 6.7 倍,應該是加速微米顆粒等入侵物清除的主要原因。
另外,實驗摘要的最後也有特別提到,飲用氫水的小鼠組別,顯著阻止了「羥自由基」對於細胞膜脂質的攻擊,除此之外也有文獻指出:氫氣能舒緩抽菸引起的 COPD。
結論
氫分子不只能緩解 PM2.5 入侵體內後造成的各種發炎反應,還能加速清除體內這些懸浮微粒,未來的應用價值絕對相當可觀!
順帶一提的是這篇論文的研究機構 ─ 韓國忠北大學是韓國十所國立旗艦大學之一,名單中也包含全韓國第一的首爾大學呢!
參考資料:
劉燦榮教授的著作-淺談氫分子預防疾病之原理及應用實證-第113頁之第1.3及1.4項
呼吸胸腔科劉振盛醫師
維基百科:懸浮粒子
氫思語
Hydrogen-enriched water eliminates fine particles from the lungs and blood by enhancing phagocytic activity